赵襄王说“赵国夹在秦燕中间秦燕交好对赵国来说形势是严峻的先生
赵襄王说:“赵国夹在秦燕中间,秦燕交好,对赵国来说形势是严峻的。先生从秦国来,想必有锦囊妙计告知寡人。”
甘罗说:“大王,你说得不错,秦燕结盟就是要夹攻赵国。我甘罗不愿秦赵两国打仗,主张睦邻友好,所以才来到赵国。”
赵襄王说:“赵国怎样才能避免战争,请先生赐教寡人。”
甘罗说:“秦国想扩大河间的地盘,河间原本就是赵国割让给秦国的。我劝大王再割五个城池给秦国,与秦国交好,秦国支持赵国去攻打燕国,从燕国那里去取得补偿。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赵襄王心里极不高兴,但也没有办法,交好秦国,避免受夹攻,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吧。就这样,赵襄王答应了甘罗的条件。甘罗圆满回国。果然,张唐也就不用出使燕国了。
赵国割了五个城池给秦国,取得秦国支持,出兵攻打燕国,取得燕国上谷地区三十座城池,让秦国得了其中的十一个。秦国坐享其成得了十六座城,赵国表面上从燕国取得了补偿,可是与燕国成了仇敌。燕赵相争,秦国得利,甘罗的计谋,使秦国一箭双雕,自己既得利,又让别的国家互相攻击,有利于秦国各个击破。
秦王认为甘罗立了大功,拜他为上卿,又把以前甘茂的田地房宅赐还给了甘罗。
甘罗年少,出使赵国,想出奇谋妙计,损害赵国,使秦国得利,说不上是一个敦厚君子,但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谋士,所以名传后世。甘罗年少得志,十二岁为上卿,不仅仅是他的聪明与机遇,也是他刻苦学习的结果。试想,他游说张唐与赵王,引用生动的历史事实,得心应手,就是勤奋学习的结果。当然,甘罗计谋之所以得逞,这和秦国的强大有直接关系。强国摆布弱国,大国欺负小国,总能找到借口,编出理由。这就叫弱国无外交,强国左右逢源。所以一个国家要在外交上占主动地位,不仅仅要依靠奇谋智士,更重要的是国力强大。古今中外,都是这个道理。
廉颇蔺相如列传
本篇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内容由三个故事组成:蔺相如使秦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智折秦王,将相和廉颇负荆请罪。三个故事合成一曲高扬的爱国主义乐章。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战国中后期赵国四大忠臣良将的合传。这四大忠臣是: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涉及人物有三代赵王:赵惠文王、孝成王、悼襄王。此外,宦者令缪贤、军士许历、赵奢子赵括、赵括母附见。本传是一系列人物的合传,写出了赵国由盛而衰到灭亡的过程及原因。秦兵东出,三晋当其冲要。战国时许多大战役就在韩、赵、魏境内进行。本传就生动地记述了阏与之战、长平之战、李牧逐胡与秦交战等。战国后期,东方日益削弱,秦国称雄,六国争相与秦连横。在这样的局势下,赵国先后涌现出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等一大批忠臣良将,使赵国一度盛强。三代赵王,一代不如一代,悼襄王糊涂昏聩,杀李牧,自毁长城,赵国也就灭亡了。
廉颇、蔺相如是本传的主要人物,两人一文一武,一将一相,廉颇善战,为蔺相如使秦作后盾,因蔺相如的成功有廉颇的功劳在,将相和而赵强秦不敢欺。司马迁以廉蔺两人名字命篇,就是突出和歌颂廉蔺两人捐嫌而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思想。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10)。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11),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12),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13),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14),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15)。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16),则幸得脱矣(17)。’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18)。”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19)?”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20);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21),宁许以负秦曲(22)。”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23),臣愿奉璧往使(24)。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25)。”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26),相如奉璧奏秦王(27)。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28),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29),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30),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31),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32),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33),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34),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35),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36)。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37)。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38),礼节甚倨(39),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40),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41),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42),召有司案图(43),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44)。相如度秦特以诈佯为予赵城(45),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供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庭(46),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47)。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48),怀其璧,从径道亡(49),归璧于赵。
- 此信的末一段透露当时湘军军营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即广开保举之途一[图]
- 夫子说“君子的修养尽力使自己做到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图]
- 大臣却不同意尤其是宰相既然知道了李宸妃是仁宗的生母这个时候不[图]
- “射箭的人前进、后退、转身都要符合礼的要求思想要端正身体要挺[图]
- 革音jí急吾得正而毙案曾子是士却卧大夫之席而死这在当时是不符[图]
- 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却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当世岂[图]
- 太公曰“三军无备牛马无食士卒无粮如此者索便诈敌而亟去之设伏兵[图]
- 辩通“遍”虚口郑注说这是指“酳”(yìn)即食毕以酒漱口凡进[图]
- 相美人如相花贵清艳而有若远若近之思;看高人如看竹贵潇洒而有不[图]
- 咸丰八年四月初九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