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服官①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②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③以来相传之家风。吾父、吾叔,皆黎明即起,尔之所知也。
我做官二十多年,不敢稍稍沾染官宦场中的不良习气,在饮食起居等方面,还能固守清寒、朴素时候的家风,极其俭朴的日子过得,略微丰盈的日子也过得,至于太过丰厚则不敢过了。大凡仕宦人家,由俭朴而进入奢侈则容易接受,由奢侈而返回俭朴则难以接受。你年纪尚小,千万不可贪图奢华,不能养成懒惰的习惯。无论是大户人家还是小户人家,无论士农工商各行各业,勤苦而俭约,未有不会家业兴旺的;骄奢而倦怠,未有不会家业败亡的。你每天读书、写字不要间断,早晨要早起,不要丢了高祖、曾祖、祖父、父亲以来代代相传的家风。我的父亲、叔父,也都是黎明即起,这些都是你所知晓的。服官:为官。寒素:清寒,朴素。指门第寒微、平常的人家。高曾祖考:高祖、曾祖、祖父、父亲。
曾国藩以身作则,讲述了自己为官二十年,依旧固守清寒、朴素的耕读家风,然后再来指出“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等道理,并要求孩子从小注意,不要传染了仕宦人家的不良风气。如何做到“勤苦”?从孩子能够做到的早起开始,从读书、写字不要间断开始,也就是说家教一定要贴近孩子的实际,不要一味地说大道理。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吾有志学为圣贤,少时欠居敬工夫①,至今犹不免偶有戏言戏动。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②也。
手谕(时在江西抚州门外)
(咸丰六年九月二十九日)是富贵功名,都是命里注定的,一半由于人力,一半由于天命。唯独学做圣贤,全部都由自己做主,不与天命相互干涉。我有志于学做圣贤,少年时还是欠缺了恭敬自持的修养工夫,至今还不免偶有戏言戏动的行为发生。你应当举止端庄,不要妄言妄动,这样去做才能奠定成就圣人的道德修养基础。居敬工夫:恭敬自持的身心修养方法。入德之基:修养成就圣人品德的基础。
最后再次强调不希望儿子去谋求富贵功名,而当学做圣贤。因为功名得失、事业成败,不是个体所能够把握的;而道德、人格的养成,却只要自己努力便可把握,与外在的机遇、命运并不相关。他还指出,自己一生学做圣贤,然而少年时代的“居敬工夫”欠缺了,故而希望儿子能从“举止端庄”等做起,做好“居敬工夫”。先说自己如何,再要求儿子如何,这也是曾国藩教育儿子的一个特点,如此讲述则孩子更容易理解、接受。
谕纪泽(不可浪掷光阴)
字谕纪泽儿:
胡二等来,接尔安禀,字画尚未长进。尔今年十八岁,齿已渐长,而学业未见其益。陈岱云①姻伯之子号杏生者,今年入学②,学院③批其诗冠通场。渠④系戊戌二月所生,比尔仅长一岁。以其无父无母,家渐清贫,遂尔勤苦好学,少年成名。尔幸托祖、父余荫,衣食丰适,宽然无虑,遂尔酣豢佚乐⑤,不复以读书立身为事。古人云:“劳则善心生,佚则淫心生。”⑥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⑦吾虑尔之过于佚也。
胡二等人来,接到了你告安的信件,看来你写字的笔画尚未有大的长进。你今年十八岁了,年纪已经渐渐长大,而学业却还未能看得出有多少的进步。陈岱云姻伯的长子名叫杏生的,今年已经入学,学政评选他的诗为全场第一。他是戊戌年二月所生的,比你仅仅大了一岁。因为他无父无母,家境渐渐陷入清贫,所以能够勤苦好学,少年成名。然而你却有幸依靠祖父、父亲的余荫,丰衣足食,心态安然,没有顾虑,所以也就沉溺于安逸享乐,不再以读书而谋求立身为大事了。古人常说:“勤劳就会生发善良之心,逸乐就能生发淫乐之心。”孟子也说:“处于忧患环境则进取、生存,处于安逸环境则颓废、灭亡。”我真正担忧的,也就是你过得太舒适、太安逸了。陈岱云:即陈源兖,字岱云,湖南茶陵人,与曾国藩同为道光十八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江西吉安知府等。曾国藩之女曾纪耀嫁与陈源兖之次子陈松年。咸丰三年,太平军进攻庐州,巡抚江忠源命其赴庐州协守,江忠源战死后自尽。入学:考中秀才,成为县学的生员。学院:即学政,也称学使,负责一省的教育与科举考试。渠:代词,他。酣豢(hān huàn):沉溺于享乐之中。佚乐:悠闲安乐。语出《国语·鲁语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语出《孟子·告子下》,意思是说,艰苦、忧患使人奋发,获得新生;安逸、享乐使人颓废,近于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