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说:“人靠运气能走多远?咱们去会会这个笨蛋,先打张鲁。”
进入张鲁占据的汉中郡,对北方的曹操而言并非易事。穿越秦岭的道路不计其数,可都过于狭窄,最宽阔的地方只能容纳两个骑兵并行,运送军事物资的车辆根本无法通过。正因为如此,张鲁在这些地方没有设置任何强有力的防御。其中有一条被称为子午道的狭窄道路,可以从长安南下直插张鲁的老巢南郑(今汉中南郑区)。
不过,曹操并没有选择这条路,他说:“如果我能想到这条路,张鲁也能想到。”
他采用了出其不意的方式。公元215年阴历三月,曹操从长安向西,抵达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然后南下从武都(今甘肃成县西)进入少数民族氐人居住的地区。在和氐人进行了一番惨烈交战后,本年阴历七月,才抵达阳平关(今陕西勉县西北)。
张鲁这个道教门徒吓得魂飞魄散,也忘了自己还有法术,即刻就想向曹操投降。他弟弟张卫比他清醒,劝他说:“曹操还在阳平关,你就投降,能得到什么好条件。不如和曹操打几仗,让曹操知道我们的厉害,这样投降时才好讨价还价。”
于是,张卫率领数万兵马赶到阳平关,据关死守,又沿山筑了十余里的长城。曹操一看,傻了眼,被张卫经营后的阳平关已成铜墙铁壁。
曹操在做了几次象征性的进攻后,就准备撤军。可戏剧性的一幕来了。当曹操下令撤兵时,其中两支分队不知怎么冒冒失失地钻进了张卫的一支防御部队分部,双方一接触,张卫的士兵掉头就跑。曹操部队乘胜追击,冲破了张卫防御,进入阳平关。
张卫急匆匆地撤回南郑,张鲁见大势已去,再次准备投降曹操。可又有人劝他,此时投降也是城下之盟,还不如逃亡巴中(今四川嘉陵江、渠江上游地区),去依附那里的少数民族,到那里后再和曹操谈判。
张鲁说:“我现在还有什么条件谈判?”
谋士们说:“有啊,把南郑的仓库留下。”张鲁的南郑仓库有不少好东西,曹操进入南郑后,发现张鲁并未焚烧仓库,至为感动。
与此同时,张鲁也写信给曹操说:仓库是我故意留给你的。
曹操这回当着全天下人的面表示出对张鲁义举的感动,然后邀请张鲁回归中央朝廷。公元215年阴历十一月,张鲁有条件地向曹操投降,他和其诸多部属被纳入中央官僚体系。与此同时,巴中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也纷纷归附曹操。
至此,曹操取得了汉中的管辖权。汉中是益州的北大门,没有汉中,刘备的益州就门户大开,四面透风。刘备只能反击,必须从曹操手中拿到汉中的统治权。
刘备在整军备战时,曹操方面也有人主张先发制人,趁着夺取汉中的胜利快速南下成都,干掉刘备。
有此主张的人就是曹操的秘书(丞相主簿)司马懿。司马懿是曹操年轻时的贵人之一司马防的次子,年轻时就有心怀天下的壮志。公元201年,曹操征召他到中央做官,但司马懿认为汉帝国气数已尽,不想为之陪葬,所以拒绝出山。七年后,曹操做了帝国丞相,再征司马懿来中央朝廷做官,并且警告司马懿,如果再不出来做官,就废了他。
司马懿懂得保身之道,只好出山。由于他忠于职守,工作起来废寝忘食,并且聪明伶俐,很快得到曹操的欢心,做了曹操的秘书。
曹操对司马懿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这种感觉随着司马懿出的主意的增多而增强,让他觉得司马懿虽然是个幕僚,可和荀彧、贾诩等人迥然不同。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自带气场,即使他做着很低微的工作,你也能快速发现这种气场。
司马懿建议曹操说:“刘备用诈术夺占益州,四川人还未真心归附他,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今天克定汉中,益州震动。如果我们能乘胜进兵,刘备势必瓦解,此机不可失。”
曹操一言不发。
司马懿再分析说:“如果此时不打刘备,拖下去,诸葛亮明于治国,关羽、张飞勇冠天下,益州人一安定下来,上下齐心,据险守要,就难办了。今天不取益州,必成后辈忧。”